
第一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国际学者奖获得者--Michael William Bruford教授
Bruford教授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著名学者。Bruford教授联合世界上其它38位科学家,在Science发表政策性专栏文章,号召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更有雄心的目标。文章号召全世界科学家从基因、种群、演化历史、生态系统和对人类贡献的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和挖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并提议联合世界各个地区,在2050年实现这一目标。
Bruford教授和他的团队很早就开始关注如何使用分子生物学数据来协助指导保护管理问题,特别是在类人猿和其他保护旗舰物种中,向动物管理部门提供数据和建议,作为采取保护措施和制定政策的科学依据。
Bruford教授是国际上将分子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应用于动物学研究的先驱,在国际上享誉盛名。Bruford教授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将分子生态学、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结合到动物学的研究之中,从全新的角度探讨种群、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深入探讨基因组多样性的决定因素。Brudord教授的主要学术成绩覆盖面很广,研究对象涉及了鸟类、哺乳类、畜牧业动物等等。迄今为止已在包括Nature、Science、Nature Reviews Genetics、Nature Genetics等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约32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生60余人。
由于Bruford教授卓越的学术贡献,2003年被授予伦敦动物学会科学奖章,2010年被选为威尔士学会院士,并且是英国皇家学会沃尔夫森研究奖的获得者(2012-2016)。Bruford教授是Animal Conservation杂志的创始编辑,曾担任Molecular Ecology编辑,在2012年到2016年期间担任Heredity主编,目前为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Frontiers in Genetics, Integrative Zoology and 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的编辑。
2020年获得第一届中国动物学会长隆奖国际学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