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长隆动植物保护奖--陈敏瑶
发布时间:2024-05-10浏览次数:1184

2021年长隆动植物保护奖:个人先进奖获得者--陈敏瑶


       陈敏瑶,作为一名平凡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人员,自2000以来一直从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细心查看每一批救护动物是她的工作态度,开展救护工作不拘泥于时间,关键时刻把握好重点。她和她的团队制定了一套可行的救护技术流程,完成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40余个物种近4000尾(只),完成了水生野生动物繁育100余万尾(只),野外放归1004680尾(只)(含唐鱼、黄喉拟水龟)。


       自2001年起她作为主要技术参与人员跟随单位的技术团队开展了“唐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和“唐鱼重返家园”系列放归工作。“唐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解决了唐鱼亲本安全度夏问题,实现了一年多次繁殖,完成了唐鱼全人工繁育。随后8年让自繁的唐鱼重新回到了广州的白云山、帽峰山、花都王子山森林公园等家园,野外种群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唐鱼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获2003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自2002年起开展黄喉拟水龟人工繁育及研究,为提高繁殖孵化率她选择了不同的孵化介质开展了黄喉拟水龟龟卵孵化试验,并发表论文《三种介质对黄喉拟水龟孵化率的影响》,完成了全人工繁育工作。通过种质选育扩大纯正的本地种群,黄喉拟水龟繁育工作开展10年,广州市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通过农业农村部认定为濒危物种增殖放流项目唯一指定的黄喉拟水龟苗种供应单位。2011-2018年度(除2016年度)实施中央渔业资源增殖及保护项目,7年分别在增城、从化、花都、天河、海珠等地放归黄喉拟水龟共1457只。后期监测表明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野性恢复较好,部分放归区域有幼龟出没,野外种群初步恢复。


       2021年获得广东省长隆动植物保护奖个人先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