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尔卫(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2024-07-09浏览次数:647

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国内早期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并发现保乳术保留的肿瘤微环境组织对后续抗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他围绕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长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信号传导的新功能,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策略。其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CellCancer Cell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曾两度入选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及2018年),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推荐新闻

陈宜瑜(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康乐(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所杰出研究员,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和昆虫学家。现任河北大学校长、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6年6月出生于湖北黄梅。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遗传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

孟安明(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原生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中国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著名贝类遗传学和育种学家,潜心扇贝遗传育种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

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1964年4月生于重庆市云阳县。